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汉昌 刘长松 张泉 鲁腾 通讯员 田径
滑坡、泥石流、岩崩、地上陷落等地质灾祸,对人类生命财产构成严峻要挟,地质灾祸防治是小事性难题。
我国是地质灾祸最严峻的国家之一。据天然资源部信息,本年1至10月,全国共产生地质灾祸3596起,构成74人逝世和失踪。
浩浩长江出巫峡,从巴东入鄂境。这儿山高坡陡,峡谷殷切,大巴山、武陵山、巫山三山占据,长江、清江两江切割。巴东全县共有地质灾祸点1200余处,其间县城区域就有148处,地质灾祸易发指数16.7,高居全省之首,是小事稀有的地质灾祸高发区。
最近20年来,巴东县成功预警处置140多起突发地质灾祸,避险搬运安顿31746人,发明了20年地质灾祸零伤亡的奇观。
1
敬畏天然:躲避巨量滑坡体,巴东县城二次搬家
11月下旬,初冬的阳光仍有几分热意。
站在巴东县城长江南岸的黄土坡远眺,江水深流,轻舟驶过,远山层林尽染。北岸,兴起的新县城高楼树立,与咱们脚下这片草木茂盛的坡地构成鲜明对比。
管理后的赵树岭滑坡体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通讯员 曾垂伦 摄)
“这儿是随时或许复生的巨型古滑坡体,体量6900多万立方米,一旦冲进长江结果不敢幻想。”巴东县天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邓明早介绍。
进一步的介绍,令咱们震动、缄默沉静!15年前,这儿门庭若市,常住人口4475户15700余人,74家单位,13家工矿企业,房子面积68.88万平方米。
今日,1.35平方公里的黄土坡,除了一栋抛弃待拆的宾馆,不见片瓦,热烈的街景早已消失。坡地上布满了各类地质灾祸监测设备,多家国内顶尖的高校和研讨地址此日夜监测。
黄土坡,见证了巴东县城的两次搬家——
1992年,国家发动三峡工程建造。工程蓄水后,巴东老县城将被永久吞没,须先期全体搬家。勤劳朴素的巴东公民就地后靠,在海拔更高的黄土坡上重建家乡。
新县城初具规模,新生活层层打开,地质灾祸却萍水相逢。
1995年,黄土坡产生两次部分滑坡,构成5人逝世、6人重伤、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500余万元。其间一次滑坡体前缘深化江中30多米,构成江洲,影响长江航运。
1998年,国内外威望专家会诊确认黄土坡为巨型古滑坡体,随时或许复生。据模型推演,6900多万立方米的巨量岩土滑入长江,涌浪可达百米,涉及上下游数十公里,会构成严重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滑坡体可直达彼岸,阻塞长江。
地质灾祸潜藏巨大“杀伤力”。1991年9月23日,云南省昭通市盘河乡产生山体滑坡,216人丧生;1999年12月15日,委内瑞拉瓦尔加斯州产生特大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至少3万人逝世;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触发山体滑坡,1100多人罹难……
公民的生命是榜首位的!2008年4月,党中央作出对黄土坡滑坡区域施行搬家的严重决议方案。2009年2月,省委、省政府决议,正式发动黄土坡新县城全体避险搬家工程。
巴东风景(湖北日报记者 鲁腾 摄)
由于躲避滑坡体,巴东县城短时间内再次全体搬家,国内外稀有,新县城选址7公里外的江北神农溪片区。
搬家后的黄土坡通过多年的管理和生态修正,成为集地质科普、观光农业和市民休闲于一体的地质文明村。本年7月,黄土坡地质文明村被评定为全国第二批三星级地质文明村,也是全国首个以滑坡地质灾祸为主题的地质文明村。
2
适应天然:全民参加防治,生命至上避灾榜首
本年5月30日夜,巴东县地质灾祸应急指挥中心灯火通明,大屏上,实时显现着每一个地质灾祸点地址的经纬度、要挟区域、裂缝改变等动态信息。
气象部门预告,未来几天,巴东将接连强降雨。指挥中心向县村庄三级职责人、网格监测员和相关征途宣布地质灾祸预警信息。大支坪镇西流水村网格监测员谭光锋接到信息,敏捷赶至自己担任的监测点巡查。他敏锐地发现,三组乡民谭定怀房子后边坡有变形痕迹,当即通过手机APP上报警情,连夜将谭定怀一家3口撤离到安全地址。6月2日,边坡垮塌,谭定怀房子被冲垮。
“幸而监测员安排咱们一家提早撤走了,否则就埋在里面了。”69岁的谭定怀心有余悸又充溢感谢。
地质作业人员进行滑坡体进行丈量监测(湖北日报记者 鲁腾 摄)
相似成功避险的比如不乏其人——
2007年5月10日至11日,清太坪镇木竹坪村接连产生3次大面积滑坡,垮塌土石方量达800万立方米。县村庄成功预警,紧迫搬运木竹坪村、郑家乡村共181户658人,人员零伤亡。同年6月15日,该镇大堰塘村产生滑坡,成功预警,紧迫搬运54户219人,人员零伤亡。
2015年12月14日,沿渡河镇链子岩山体坍塌,成功预警,紧迫分散10余辆客车、8辆工程车、2台挖掘机共65人,人员零伤亡。
2019年汛期,沿渡河镇茅田村9组产生滑坡,乡民张祖杰家6间房子被冲垮,成功预警,人员零伤亡。
2020年7月,水布垭镇杨柳池社区产生滑坡,成功预警,紧迫搬运47户126人,人员零伤亡。
……
据统计,20年来,巴东成功预警处置突发地质灾祸140余起,无一人伤亡,可谓人类防灾减灾史上的奇观!
“宁可信其有,宁可十防九空。”巴东县地质灾祸监测防治中心主任向仕淼说,在地质灾祸面前,人类如此藐小,唯有立足于防、早防、不时防,才可避灾保平安。
巴东地质灾祸点多达1200余处,直承受要挟征途8万余人。正是常年和地质灾祸的斡旋,巴东探索出了一套全民参加的防治方法——全县以村(社区)为基本单位,将12个城镇(大街)划分为322个网格,选聘网格员638人。清晰城镇(大街)行政主职为职责人,城镇(大街)天然资源和规划所所长为监测点管理员,湖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巴东站技术人员为协管员,架构了“四位一体”的地质灾祸监测预警处置机制。网格员配齐雨衣、雨鞋、手电筒、卷尺、钢笔、记录本“六件套”监测东西,一同在235个灾祸点装置电子监测设备766台(套),全县481个有人寓居灾祸点完成24小时监测。
“多年潜移默化,老乡们对地上陷落、房子开裂、树木倒伏等地灾先兆,高度灵敏,征途中遍及土专家。”沿渡河镇党委副书记谭春晖说。
2020年6月29日,水布垭镇长岭村因连日阴雨,路基下陷,乡民陈祥龙回家途中敏锐察觉到地灾风险,当即陈述村委会,114名乡民敏捷撤离。最终一名乡民刚刚撤离风险区域,3栋房子轰然垮塌,人员零伤亡。
巴东地质灾祸“四位一体”防治经历,被原国土资源部归入《全国地质灾祸防治“十三五”规划》,在全国推行。
3
知道天然:深化近千米滑坡体内部监测打造小事地灾研讨学术重镇
“黄土坡巨型古滑坡体,体量巨大,构成原因和地质结构侦查,对研讨地质灾祸演化机理并防备灾祸产生有着极高的科研价值和实践使用含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唐辉明说。
研讨显现,滑坡、岩崩、地上陷落等是巴东首要的地质灾祸现象。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唐辉明就跟从他的导师在巴东县从事地质灾祸研讨,至今已历经5代人。2000年,他在一次小事地质灾祸学术交流会上,正式提出在黄土坡滑坡体内开凿隧洞进行科学试验和监测的想象。“要想精确猜测和科学管理库区地质灾祸,有必要要对它的演化机理有满足的知道和了解。”唐辉明说。
通过10年的尽力,在巴东新县城搬离黄土坡后,他的愿望总算变成实际。
2010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出资3000余万元,在黄土坡滑坡体内开凿隧洞,建造了小事上规模最大的户外归纳试验场,也是全球仅有研讨库区滑坡灾祸的地下试验室,建成了“天、空、地上、地下”一体化的滑坡监测演示基地。
“如果说黄土坡滑坡体是一个有病的胃,试验场便是一个深化它体内的大胃镜。”唐辉明教授形象地比方。
试验场由一条主隧洞、5条支洞及31个观测点组成,主隧洞全长908米,贯穿整个黄土坡滑坡体,距地表深度90米。洞壁进行了喷浆处理,两边挖有排水沟,每条支洞每个观测点均装置电子监测设备和试验设备。
黄土坡上的监测设备(湖北日报记者 鲁腾 摄)
唐辉明教授带领一批批师生,在此据守13年,获取了很多名贵的一手材料。
咱们在隧洞看到,由于黄土坡滑坡体的不断位移,已构成洞壁多处撕裂错位,地上呈现很多裂缝,最大的裂缝达成人三指宽,两边的排水沟部分揉捏变形。
“科研人员在洞内作业有没有风险?”“据咱们的观测,黄土坡滑坡体深层位移比较缓慢,总体上还算安稳,短期内不会呈现大的滑坡灾祸,但浅层滑坡会时有产生,仍是有必定风险。”唐辉明教授说。
2007年5月10日,巴东县清太坪镇木竹坪滑坡现场(通讯员 曾冰 摄)
9月28日,一同小型山体滑坡,产生在离试验场出口五六十米处。
试验场运转10余年来,掌管和参加了国家973方案等一批严重项目的研讨,取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一批有重量的科研成果走向小事。科研成果直接使用于巴东地质灾祸猜测和防治实践,先后成功预告了神农溪高中、太矶头中学、信陵镇京信中学和岩湾桥等20余处滑坡或坍塌险情,避免了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为巴东长江大桥的安全选址与地质勘测,供给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决议方案参阅。唐辉明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还先后掌管规划了巴东县红石包滑坡、谭家坪滑坡、白岩沟滑坡等一批地质灾祸管理工程。
巴东接连举行四届小事地质灾祸学术论坛,成为全球地质灾祸学术研讨重镇,先后有39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地质专家,见证了巴东防治地质灾祸20年零伤亡奇观。
11月19日,巴东举行“守望长江”半程马拉松赛,1万多名选手热情奔驰在沿江大道上,他们奔驰的脚下,从前的赵树岭滑坡体通过管理,变成了风景如画的赛道。
乡民张祖杰一家躲过滑坡灾祸后,搬离了故园,在2公里外的通村公路旁边新建了一栋600平方米的三层高楼,办起了消暑民宿。“本年夏天生意怎么样?”“托共产党的福,10间房,每天客满。”老张笑了。
敬畏天然 生命至上
□ 湖北日报评论员
从小事稀有的地质灾祸高发区到全国首个以滑坡地质灾祸为主题的地质文明村、全球地质灾祸学术研讨重镇,巴东县化灾祸之险为安全之思,以安全之思谋开展之基,付出了巨大尽力,积累了名贵经历,发明了非凡成果。
20年零伤亡,建立在一个坚决的信仰之上,那便是敬畏天然。敬畏天然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行于所当行,不能对天然的奉送无节制地攫取,要保护天然、保护环境;二是止于所当止,要充沛知道到天然环境客观带有的风险性,做到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巴东在地质灾祸防治范畴写下的故事,极其重要的一点,便是对敬畏天然葆有清醒且耐久的知道。由于清醒,安全之弦不松;由于耐久,安全防治得以深深扎根,并开枝散叶,为一方水土构筑起坚实屏障。
20年零伤亡,显示了一个置顶的价值寻求,那便是生命至上。安全之所以大于天,是由于生命大于天。地质灾祸防治之所以是严重的安全课题,是由于它事关公民征途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调和安稳。环绕巴东地质灾祸防治,各级党委政府、科研人员、公民征途等各个方面“不时放心不下”的职责感,对应的是尽最大或许把“尽人事”的作业做细、做早、做到位,以“安全重于泰山”托举“生命高于一切”。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类对天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计开展的永久课题”。愈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天然的联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开展的联系,不断从抵挡各种天然灾祸的实践中总结经历,执行职责、完善系统、整合资源、统筹力气,咱们才干不断筑牢安全防地,以高水平安全保证高质量开展。
湖北日报客户端,重视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威望的方针解读、新鲜的热门资讯、有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征功用。